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统计数据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纪录小康工程   2021年06月22日 10:08    作者: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1.3亿元(上年同期基数为2018经济普查修正数据,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总量比上年净增142.4亿元,顺利跨过又一个百亿元台阶,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8.3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673.2亿元,同比增长6.3%。

(二)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经济普查后,根据详细的普查资料对GDP数据进行了修订,三次产业结构与2018年的初步核算数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47.3:43.1,与2018年初步核算数相比,一产比重比下降提高0.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新的突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64.0%和31.7%,分别拉动GDP增长0.3、5.0和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行业特点

(一)农业实现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宣城市委、市政府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克服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等不利因素影响,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强化特色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55.7亿元,比上年增加15.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二)工业的主导作用突出。201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76.5亿元,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3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9%,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12个行业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二是规模以下工业的带动,2019年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8.8%,比前三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增速是今年以来最好水平。

(三)建筑业助推作用增强。2019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2.1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增速是2011年以来最好水平,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3.1%,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普查后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19年占比达到了10.4%,比重的增加对GDP的影响力必然提升。二是主要评估指标建筑业总产值和建筑业税收增长幅度与前三季度相比实现提升,分别提升1.5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中重点行业支撑有力。一是2019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5.1亿元,同比增长8.9%,金融业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二是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5.0%,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三是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9.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为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5%,是服务业中占GDP比重最高的行业。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亟待注入新活力。从工业看,截止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2户,与2018年年末减少29户,全市停减产企业629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89户,停减产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43%,比去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2019年度我市上报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增单位数30家,退出40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业业法人新增单位数64家,退出61家。从投资看,2019年,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18.5%,计划总投资下降35.0%,平均投资规模为1.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3亿元。新增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经营活力强、发展前景广的新经济、新产业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服务业发展亟待提振。今年以来,服务业增长速度始终低于GDP增长速度,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力有所减弱,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1.4个百分点,是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速度均慢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由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仅增长0.2%,商品房销售面积今年来始终为负增长。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因有年终翘尾因素,增速虽然好于季度,但是行业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另外,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后,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占比有一定的提升,如这些行业不能实现稳定增长,那么对GDP的下拉力会更胜以往。

(三)核算方法制度变化的影响。一是统一核算改革的影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9年四季度开始,正式实行统一核算改革,这是一次重大的核算方法制度的变革,统一核算的改革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和增长速度的上的衔接,同样全市各县市区生产总值与全市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上也需要实现衔接,2019年全市GDP核算正是在统一核算改革的框架下按照省局的统一要求进行的,经初步核算,我市已完成这一工作目标。二是季度核算方法的变化。据了解,2020年季度核算方法将进行调整,部分行业核算的基础指标将发生改变,如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的基础指标将取消沿用多年的财政八项支出的速度,改用统计报表当中的劳动报酬的数据,部分行业的核算将更加细化,如金融业有可能会细化到货币银行、保险等行业。

 四、建议

一年中的第一个季度,往往就是打基础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为努力实现一季度全市经济平稳开局,从统计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开局的关键在产业。一是紧抓工业经济不放松,抓好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的落实,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企业降本减负,为企业复产复工创造环境,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协调解决好与工业经济息息相关的指标的数据支撑问题。二是在服务业领域,各服务业相关责任部门应加强配合,加快对服务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有序复工,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和稳岗支持,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在数据上,重点关注落后指标,防范出现更大程度的回落,并及时关注服务业核算中新增指标的统计和走势。

(二)稳开局的重点在投资。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疫情防控期间,仍需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分类制定重点项目开工时间表,加强项目调度,加快项目审批和资金下达。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对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的支持,优化、简化手续办理流程,做好跟踪服务,对辖区内重大项目要及时跟进,对停工的重大项目要深入了解项目推进受阻原因,帮助项目尽快复工。

(三)稳开局的动力在县域。2019年,全市7个县市区中广德市、郎溪县和宁国市GDP增速居全市前三位,分别增长8.4%、8.2%和8.1%,增速最低的绩溪县增长6.5%,增速最快和最低的县市差距为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2.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有所提高。建议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发展相对较慢的县域政策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县域经济共同发力,拉动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撰稿人:黄  晶

                                                                              审核人:蒋昌东                                                                                      

                                                                              签发人:蒋昌东  

 

 


标签:
  •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