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统计数据

宣城市“十三五”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纪录小康工程   2021年06月22日 10:11    作者: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我市积极采取各项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措施,2020年,超额完成“十三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四项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0.3%,较2015年下降29.0%,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二位;优良天数比例为92.6%,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升8.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3.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国、省、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85.7%,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流域水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4.土壤环境治理有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初步核算当前安全利用率达100%,超标准完成2020年度90%的目标任务。

5.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加大“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力度。截止2020年底,共排查“散乱污”企业1118家,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强移动源监测和整治。建立了3套遥感监测和9套黑烟车抓拍系统,累计监测柴油货车526742辆,处罚499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查和治理。全市6个行业547家单位减排挥发性有机物约4000吨。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利用廊道运输替代传统的道路运输,年输送600万吨水泥熟料,项目实施后,每天可减少约1200辆柴油货车的运输量,全年减少约20万辆。加大老旧车淘汰力度。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513辆,淘汰稀薄燃烧技术燃气车57辆。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目前,城区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90%以上、设施清洗率92%以上。

二、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1.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2.5:48.7:38.8调整到2020年的10.1:47.2:42.7。服务业占比由2015年的38.8%提高到2020年的42.7%。

2.工业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一是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1.8%和56.9%(分别比2015年提高26.9个、2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二是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2020年,新增2家国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0种国家绿色设计产品、3家省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前列。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建设余热发电装置15条,年余热利用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15万吨。全市经省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34家,综合利用煤矸石等工业废渣300多万吨。

3.绿色农业和绿色建筑发展明显加快。一是绿色农业发展加快。2020年,全市化肥施用量10.8万吨,较2015年下降23.1%,实现“五连降”。全市138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二是加快推广绿色建筑。2020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开工面积的95.9%,占已竣工面积的62.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的57.8%。

4.低碳生活方式正在形成。2020年底,全市公交车辆1347台,新能源车辆672台,清洁能源车辆100台,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57.3%。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0.2 %,据专业机构测算,2018年宣城市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合计净吸收碳65.4万吨,折合吸收二氧化碳239.7万吨。2020年5月出台了《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

1.能源供给更加清洁。一是火力发电用煤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我市大型火力发电企业中煤宣城电厂实施汽轮机通流等改造后,供电煤耗由2015年305.9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至2020年301.5克标准煤/千瓦时。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2020年光伏发电量1.3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25.6倍;风力发电量3.4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2.3倍;水力发电量16.8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1.8倍。三是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项目建设周期短,应用前景广阔。位于宣州区养贤乡200MW中广核光伏发电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建成发电,该乡另一个100MW光伏发电项目也在加速谋划建设中,两个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可满足大约45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四是园区集中供热取得新突破。依托郎溪县里昂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集中供热项目,实现十字园区集中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落后燃煤锅炉关停整合6台。积极推进中煤宣电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管道全面安装阶段,建成后可实现市高新区东区和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的集中供热。

2.能源消费向低碳化加速转变。一是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高。202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1.2%,比全省高2.7个百分点,比2015年高4.8个百分点。二是高碳能源占比明显下降。单位热值含碳量高的煤炭(26吨碳/TJ)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5年60.9%下降为2019年49.5%;单位热值含碳量高的油品(20吨碳/TJ)占比由2015年15.5%下降为2019年12.6%。

3.能源消费速度总体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一是能耗增速低于GDP增速。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从2015年584.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9年675.2万吨标准煤,四年累计增长15.5%,比GDP累计增幅(37.7%)低22.2个百分点,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明显。二是单位能源产出效率明显提升。全市2015年单位能源产出率为1.6万元/吨标准煤, 2019年单位能源产出率为2.1万元/吨标准煤。三是“十三五”后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耗总量呈加快上升趋势。2016-2019年,全市全社会能耗总量增速分别为2.7%、2.3%、5.2%、4.5%。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工业用电量仍增长快,同比增长12.1%(居全省第三),因用电量折算成等价值能耗(核算全社会能耗总量和GDP能耗用)还需乘以等价值系数2.946(火力发电1万千瓦时消耗能源2.946吨标准煤),导致了2020年规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增长快,同比增长9.6%(因不需乘以等价值系数,2020年规上工业当量值能耗仅增长3.6%)。2020年,规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在煤炭消费量下降的情况下仍增长9.6%,进而拉动单位GDP能耗(等价值能耗)较快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任务完成难度非常大。                                        

对照新阶段绿色发展目标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经济转型发展压力仍然很大。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抓紧契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继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加快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建设。科学控制工业用电量增速。推动我市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城样板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

                             撰稿人:刘  泉

                             核稿人:张桂芳

                             签发人:张桂芳


标签:
  •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