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大事记

2012年

纪录小康工程   2021年06月26日 10:47    作者:中共宣城市委党史地方志室

1月1日 宣城市全面改革家电下乡补贴兑付方式,由原先的代垫直补改为打卡发放。(《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月6日 首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北京)交易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宣城市共组织31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展,参展产品以家禽、林特产品为主。(《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月8日 市交通运输局主持召开市区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听证会.本次出租汽车运力投放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等原则,保持出租汽车营运市场供需的相对平衡,投放出租车数量为266台,投放完成后,市区出租汽车数量将达到999台。(《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月15日  中国工程院安徽博瑞特热能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宣城市正三轮载客营运车主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主动退出营运市场,提前完成交车工作。(《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2月17日 宣城市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2011年以来,宣城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部署,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如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电台电视台合并及局台分设、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获得了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报表彰。(《辉煌20年——宣城撤地设市大事实录》)

2月27日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绩溪县是此次受表彰的全国391个双拥模范城之一。(《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2月28日  宣城市群众来访联合接待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举行。该中心实行市区一体化的接待模式,进驻中心的市直单位有24个,宣州区进驻中心的单位有25个,市、区两级进驻中心单位根据信访量的大小分常驻和轮驻两种形式。该中心共设有26个对口接待窗口和一个综合接待窗口。(《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3月8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日前,宣州区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为2011年度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集体。(《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3月23日  据宁国市政府网消息,在安徽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的2011年安徽名牌名单中,宁国市共新增5个安徽省名牌产品。至此该市安徽名牌数量达到38家,继续保持全省县级市的第一位次。(《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3月28日  夏渡新城二期、桂花园三期保障性住房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市国投公司10亿元公司债券成功发行。此举不仅为宣城市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标志着市国投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迈出关键一步。(《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3月29-30日  中投咨询有限公司在宣城主持召开国投宣城电厂二期(1×660MW)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4月11日 全省最大的乡镇商贸城——皖南(十字)商贸城正式投入运营。(《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4月24日  宣城市举行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赌博游戏机活动。1.8万余册非法出版物、1.6万盘盗版音像制品、420余台赌博游戏机、34台“黑网吧”集成设备被销毁。(《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4月25日  合肥工业大学公布2012年招生计划。首次招生的宣城校区,招生总数为2600人,在皖招生932人。宣城校区采用独立代码在高招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4月27日  宣城市首例眼角膜捐献成功。捐献者为在宣务工的黑龙江鹤岗人。(《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在宣州区五星乡小麦种植区,一架农用无人直升机进行喷药作业。这是农用无人机首次在全市乃至全省试飞。(《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8日 世界500强企业——家乐福入驻大唐国际城签约仪式在宣城宾馆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16日 “数字宣城·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22日 市区首个商业综合体项目麦莎广场开业庆典举行。麦莎广场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3亿元。(《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25日 宣城市最后一处矿井——泾县琴溪镇杨梓山煤矿平稳关闭,宣城市境内小煤矿实现“清零”。宣城市历史上是安徽省小煤矿数量最多的地区,1998年矿井总数194个。由于多种因素,全市煤矿生产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事故。2006年起,宣城市抓住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的机遇,决心启动关闭“程序”,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至2012年全市共关闭矿井68处,淘汰落后产能204万吨。(《辉煌20年——宣城撤地设市大事实录》)

同日 据宣城新闻网消息,近日,泾县黄村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宣笔之乡”称号,这一称号的授予对黄村镇宣笔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28日  首届全国城市管理论坛在宣举行,来自北京、湖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城市管理专家、学者在论坛进行现场演讲和交流。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与宣城市政府就城市管理工作举行座谈会。(《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5月30日  宣城市马山生态陵园开工仪式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6月14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旌德县白地镇白地村荣获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称号。(《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6月18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泾县获得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基地建设规模10万亩。(《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7月6日 全省首家民生村镇银行在宁国开业。宁国民生村镇银行是中国民生银行在安徽省设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也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安徽设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8月20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广德县被确定为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试点县,是全省唯一承担试点任务的县级单位。(《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8月21日  据《宣城日报皖南周刊》消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下发2012年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并给予专项补助。2012年安徽省有3个项目获得补助,其中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抛光粉专用高分散纳米氧化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央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8月23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宁国市青龙乡投入1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量为两吨的全省唯一复合式磁能碳化有机固废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设施。(《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8月28日  芜申运河定埠段开工典礼在郎溪县梅渚镇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9月3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绩溪县和宁国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市)审批前公示,成为宣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县(市)。(《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9月6日 宣广高速宣城西站于上午8点58分顺利开通。新建的宣城西站收费道口由原来的3进5出扩建为5进9出,同时新设ETC(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设置自动发卡机。(《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9月7-9日 宣城市组团参加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2012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全市参展企业共对接洽谈企业84家;签订合作意向21个,总投资2.2亿元;签订投资合同3个,总金额12.2亿元;现场销售185.6万元;达成贸易订单50个,总金额5462万元。(《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9月18日  据《宣城日报》消息,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2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区)调查活动结果公布,宣州区跻身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区)。(《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9月20日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揭牌暨2012级学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创办,填补了宣城无本科院校的空白,使我市一步跨入全省除合肥市以外唯一拥有“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城市。2011年12月31日,一期工程全面展开,2012年9月16日一期校园建成。宣城校区设机械工程系等12个系、36个专业,在校生10000余人。与全市20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20余个。(《辉煌20年——宣城撤地设市大事实录》)

10月8日  宣城市人民政府、安徽农垦集团、安徽建工集团宣城市彩金湖新区投资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合肥稻香楼宾馆徽苑正式签约。彩金湖新区东至宣广高速、南抵宣泾公路、西达特高压走廊、北接宣南线,区域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定位为综合现代生态新城和政务文化区、生态宜居区。(《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0月10日 在首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城市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宣城市成为全国首批10个“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0月15日 郎溪县、广德县、泾县和旌德县获首批省级生态县殊荣。(《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0月18日 宣城新加坡科技工业园项目战略性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宣州区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这是宣城市首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5日  中国科协公布2012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宣城市气象台、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名胜区、宁国市自然博物馆3家科普基地入选。(《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命名第四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此次全省有123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城市博物馆、宣城市烈士陵园、泾县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7日 “江上青烈士纪念馆暨旌德革命历史展览馆”在旌德县白地镇江村落成,同时,首家市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也在此宣告设立。(《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12日 绩溪龙川景区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该景区是安徽省第六家荣获国家5A级品牌的旅游景区,标志着宣城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实现5A零的突破。(《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18日 宣城市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奠基典礼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20日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在京主持召开《宣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技术评审会,宣城市“创模”规划顺利通过环保部技术评审。(《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1月23日 安徽省电机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揭牌仪式在泾县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2月10日 泾县被确定为省级实施“两纲”示范县后,又被推荐申报为国家级实施“两纲”示范县,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实施“两纲”示范县。(《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2月13日 宣州区被授予“2011年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荣誉称号。这标志着该区依托林业资源优势,成功实现由林业大区向林业强区的跨越式转变。(《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2月18日 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中名列全省150家开发区(全部)综合竞争力第10名和全省77家省级(正式)开发区综合竞争力第2名。(《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芜湖至雁翅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12月31日 国投宣城电厂二期(1×660MW)工程前期启动仪式、北京中科通用(宣城)环保电厂项目启动仪式先后举行。(《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同日  列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省“86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铜(陵)南(陵)宣(城)高速宣城段路基第14标段与宣广、宣宁高速公路交接工程复工建设,开启铜南宣高速公路全线复工大幕。(《宣城年鉴》(2013卷)《大事记》)

2012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5.1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0.7亿元,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963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2.1:32.7变化为14.7:52.2:33.1,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43.9%提高到44.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0%,涨幅比上年低3.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1.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0%。(《宣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标签:
  • 建党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