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 日 首届工业品暨消费品展示展销会在双桥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举行。(《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2月20日 全面完成办公用房清理,腾退25000余平方米。(《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3月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4年省下达宣城市9100户改造任务,争取上级资金9188.5万元。全省启动农村危房改项目以来,全市完成55185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其中2009~2013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46085户,有效改善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宣城年鉴》(2014卷)《城乡建设·农村危房改造》)
4月1日 城市形象片《美在宣城》正式推出。(《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4月9日 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市推进工作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4月30日 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表彰2012—2013年度为宣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其中,技术合作奖1人,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5家获奖企业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5月23日 网民首次列席旁听市政府常务会,直击政府重大决策过程。(《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5月30日 上海铁路局成立芜湖货运中心,辖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和黄山5个经营部。6月20日,宣城经营部成立,负责湾沚、宣城、十字铺、广德、孙家埠、水东、港口镇、宁国、胡乐9个车站货运。2014年,宣城经营部日办理货物列车68对,其中宣杭线方向41对,皖赣线方向27对。(《宣城年鉴》(2015卷)《交通·铁路运输》)
6月16日 市委书记姚玉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市扶贫办关于全市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并提出建立联系帮扶贫困人口工作机制、分层分类确定帮扶对象、强化督查考核三点要求。(《精准扶贫在宣城(暂定名˙书稿)》)
6月19日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复评及特色区域名称变更工作汇报会暨“中国宣砚之乡”荣誉称号授牌仪式在宣举行。(《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7月10日 市政府办组织召开全市包保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会议,听取了涉及到的五个县区(宣州区、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建档立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传达了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明确了干部联系贫困户机制。(《精准扶贫在宣城(暂定名˙书稿)》)
7月15日 宣城市与知名企业合作发展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19个项目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约137亿元。(《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7月21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到群众中去”栏目播发稿件《安徽宣城:清理办公用房不打折扣》。(《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8月3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多占超标零容忍,清退整改不含糊》,聚焦宣城市清房工作。(《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8月7日 是日起,全市开展“三车”运输秩序专项整治。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门,启动渣土车、运料车、混凝土搅拌车(简称“三车”)运输秩序整治。查处各类违规案件2153起,查处违规车辆1394部,扣车224部,卸货1095.5吨。各源头管理主体和牵头整治单位按照整治工作要求和标准开展行业专项治理,“三车”运输秩序明显规范。((《宣城年鉴》(2014卷)《城乡建设·“三车”运输秩序专项整治》)
8月29日 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建立市直单位包保帮扶贫困村和市直科级以上干部包保帮扶贫困户制度的通知》(办〔2014〕63号)。(《精准扶贫在宣城(暂定名˙书稿)》)
9月30日 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市党政军领导与全市各界代表一起在宣城烈士陵园敬献花篮,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表达深切缅怀和无尽哀思。(《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10月24日 宣城首届城乡环卫工人节庆祝大会举行。(《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10月27日 经国务院批准,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6年3月,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6.26平方公里。2001年4月,调整为7.25平方公里,定位为工业园区。2003年根据《宣城城市总体规划》,经宣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展为17.25平方公里。2009年,根据2007年调整后的《宣城城市总体规划》,向西跨宣广高速延伸扩展约15平方公里。2010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区总体规划》,设立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区15平方公里。开发区管辖面积200平方公里,受宣州区政府和宁国市政府委托管理飞彩、金坝和天湖3个街道,园区规划面积约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世界银行安徽宣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基地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坐落于开发区。2018年,宣城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整体并入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加挂“宣城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牌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1亿元。
2000年12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7年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24家绿色园区。2018年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省级港口园区完成整合,至此开发区发展为三个园区,即港口化工园区、南山园区、河沥园区。(《辉煌20年——宣城撤地设市大事实录》)
10月10日 安徽好人馆基层巡展巡演巡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府山广场举行。(《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10月25日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揭牌成立。(《宣城年鉴》(2015卷)《大事记》)
11月 全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高标准通过国家认定;2016年底,绩溪县、旌德县、泾县、郎溪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至此,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提前4年完成目标任务。(《宣城撤地设市特稿·20年100事》)
12月26日 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宣城海关的设立,为宣城企业出口提供便利,提高通关效率,有利于加快宣城对外开放。
2016年5月,宣城市商务局、宣城海关、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成全省首个公路无水港“宣城无水港”。绩溪四方保税仓库、中鼎公用型保税仓库分别于2015年、2017年投入使用。2019年,安徽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辉煌20年——宣城撤地设市大事实录》)
12月19日 市政府第54次会议提出要针对扶贫对象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充分整合利用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精准扶贫在宣城(暂定名˙书稿)》)
12月31日 宣城全市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1207户,其中宣州区1136户、郎溪县71户,完成省下达任务和119%。2013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达宣城市1013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任务(其中宣州区968户,郎溪县45户),计划总投资3035.9万元。2015年5月7日,全省加快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住建委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各项具体工作。(《宣城年鉴》(2014卷)《城乡建设·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是年 宣城市启动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4万人,贫困村108个(宣州区贫困人口3.1万人、贫困村13个,郎溪县贫困人口1.93万人、贫困村28个,泾县贫困人口2.35万人、贫困村34个,绩溪县贫困人口1.01万人、贫困村25个,旌德县贫困人口0.55万人、贫困村8个)(《精准扶贫在宣城(暂定名˙书稿)》)
2014年 全年生产总值(GDP)9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7.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7.9亿元,增长8.4%。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527元(折合5783美元),比上年增加259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2.6:33.2变化为13.9:52.4:33.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44.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3%,涨幅比上年低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2.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6%。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9.8万人,常住人口257.4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24‰,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3.29‰,城镇化率49.32%,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宣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